侍酒的弍弎事

撰文:S.Nung

 

弌、侍酒溫度,室溫還是適溫?

「白酒要冰,紅酒室溫喝」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觀念,但結果就是白酒喝得太冰,紅酒喝得太熱。冰箱的設定溫度在攝氏3-5度間,而透過冰桶冰鎮則趨於零度,葡萄酒若是溫度過低,香氣無法展現出來,針對干型的酒款來說我都不建議溫度低於8度品飲,如若夏季暑氣過盛時可以更低溫點喝。而溫度低總比高溫好,低還可以回溫,但若品飲時溫度過高就比較難救了。

紅酒的建議溫度是16-18度,是所謂的「室溫」,但這個室溫指的是「歐洲室溫」,反觀台灣平均溫度是28-29度,夏季常是30度以上高溫,這樣的溫度並非品酒的「適溫」;而建議品飲溫度上限是20度,過高的溫度會讓揮發性氣味過重,如酒精、揮發酸,品飲的口感也不佳。如果保存(或運送)時,葡萄酒有達到32度以上的高溫,因熱膨脹原理會造成酒瓶脫塞而迅速氧化,甚至漏酒,酒也會產生被煮過的味道,香氣盡失。

紅酒的侍酒溫度上,個人建議從12度左右慢慢品飲起,畢竟台灣的室溫高,溫度上升快,而且從低溫喝起,可以掌握一款酒的香氣變化,也比較不會出錯。真的不需硬記各類型酒款的適飲溫度,以香檳為例,多數建議溫度是6-8度,可以降低氣泡與酒精的刺激感,口感上也比較好,但卻抹煞了香檳最重要的香氣表現,尤其陳年香檳通常適合的溫度可能會到13度,風味的表現才適宜,若品酒總是照表操演,你會常發現「牛酒不對馬口」,從略低溫度開始品飲,一邊觀察酒的香氣變化,累積出來的經驗才是自己的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另外分享一下葡萄酒的冰鎮方式,本人很不喜歡使用冰桶,一來浪費水資源,冰桶外凝結的水汽又會造成不便,一次能冰鎮的瓶數也不多,且回溫快,又會讓酒標看來皺皺的或脫落,影響美觀。建議方式是將一乾淨的布(口布)或是廚房紙巾加水後包覆整個葡萄酒瓶身,放置冰箱冷凍櫃中約10-15分鐘即可達到適飲溫度,但請注意不要超過30分鐘,尤其是氣泡酒,會有爆瓶的危險。此一原理同於冰桶,因水是比空氣更好的傳導物質,所以冰桶加水可讓酒瓶快速降溫,而用溼布包覆後的酒也會比直接放到冰箱中降溫更快,不過如你有喝酒的預期,提早1-2小時將葡萄酒放入冰箱冷藏、徐冷對於酒的品質也會更好。市售的冰石或是保冷袋也是好工具,只是冰石放在杯中難免會影響到對於葡萄酒的觀察。

 

弍、專業的開瓶方式=錯誤的開瓶方式。

首先講切割瓶封(習慣上稱鉛封或鋁封)。酒瓶口上會見到一凸起的環狀設計,這是止滴環,是為了防止酒液滑落污損酒標,不過這設計實在功用不大,還不如加裝「外掛」的止滴環,只是這種外掛式清洗有點不便。侍酒師會被教育沿著止滴環下緣做切割,前後各一刀後剝開瓶封,目的是為了保持酒標面向客人,而切割止滴環下緣是避免倒酒時酒液接觸金屬,如有一些金屬屑可能會一併進入到杯中。不過這裡有個疑問是請問侍酒師隨身準備口布的目的為何?不就是為了要擦拭瓶口的異物與髒汙;另外切割位置也毋需執著在止滴環下緣,如果這樣是錯誤動作的話,那麼割錫器的設計不就是一場錯誤嗎?我常見很多國外侍酒師是直接用割錫器開瓶,動作俐落、快速,反而更顯專業。如真要防止酒液接觸瓶封,加個止滴片或倒酒器便是,甚至完整除去封套,採用此一系統作法比比皆是,真的不要再覺得切割上緣或採用止滴片是不正確的方法了。

第二,下針。這真的是個讓我無言的錯誤,且一直以訛傳訛的教化下去……很多老師,不管餐飲學校也好,或是業內的同仁,常見的教學方式是告訴你開瓶器(侍酒刀/侍者之友)旋針要對到瓶塞的中心點,然後鑽入、拔出;但這樣下針方式,100%會下歪,一旦旋針位置不對,便很容易造成瓶塞斷裂。原理為何?請你拿起手中的開瓶器,正視開瓶器旋針,請問旋針的中心點為何?是針頭還是孔洞的中心位置?

至此,你察覺問題點了嗎?因為旋針的中心並不是針鋒,所以你開瓶時永遠會開歪,這就是觀念上的錯誤。下針時,先比對整個旋針位置是否於瓶塞中心,微傾針頭讓旋針鑽入軟木塞中後,轉正開瓶器,保留半個到一個旋紋的空間,利用開瓶器的槓桿拔出瓶塞。在此要注意一下,切莫一鼓作氣地拔出,一來酒液容易因為氣壓而噴出,二來你以單一方向施力容易拔斷軟木塞;分二段式開瓶,第二段拔塞動作前先旋轉一下旋針,調整槓桿的支撐點,可轉90度~180度之間,讓軟木塞從另一面受力,以避免斷塞。拔出瓶塞時可用手(或包覆口布)抓握軟木塞慢慢拔出,避免酒液噴出。你會發現只要注意下針位置與二階段開法,始終可以得到一個漂亮無裂痕的軟木塞。

 

弎、貽笑大方的侍酒手勢!

       要判斷侍酒師是否來自台灣,要看他的拇指!

這是一個來自國際競賽上對於台灣侍酒師的嘲諷。或許不該多提,但仍應正視這問題,至今仍有很多教學者會告訴學生們倒酒時將拇指放在瓶底凹槽處,此一錯誤不知為何竟仍一直存在……

關於侍酒的動作,侍酒師的唯一準則就是酒標永遠面向客人,倒酒時也是,應依客人座向調整酒瓶面向。凹槽設計並不是讓侍酒師耍帥用,而是為了要產生抗壓、沈澱酒渣,而最重要的功用是可以讓酒瓶平穩立於桌面上,古時的製做技術較不精良,平面瓶底可能會有突起面,讓酒瓶像個陀螺般無法直立,凹槽的設計可避免此問題,也提供很多額外的好處。然而卻有很多無限延伸的謬誤來自瓶底,如深信凹槽越深酒越好。

侍酒師以拇指抓握瓶底是個非常危險的動作,當酒有冰鎮,瓶身上的水會增加滑落的風險,且倒酒的穩定度也不夠。而酒瓶另有1.5公升裝、3公升裝等大容量,難道侍酒師仍要用這種特技動作抓握大容量瓶身為客人服務嗎?想來就讓人頭皮發麻。而瓶底處其實多數會設計凸起的小點(Bottle Bumps),這就是為了要讓倒酒的人可以穩定抓握瓶身下部而設計,如此蘊含巧思的細節,卻常被國人所忽略。

 

䦉、Double Decant 只是瞎忙活

    為什麼要使用醒酒器(Decanter),Decant這個字是「澄清」之意,在葡萄酒的術語中是換瓶的動作,而不是醒酒,比較貼近醒酒的英文應用Aeration,也就是說Decanter喚成「『醒酒』器」是個錯用,不過目前也沒有更適切的稱呼,所以還是姑且用之吧!

    回到Decant的動作上,目的有二,除渣與醒酒,所以醒酒器有分為廣底型與老酒型醒酒器兩種,採用大容量的酒杯醒酒也是常見作法。而Decant是指將瓶中的酒倒入醒酒器中,那麼Double Decant呢?將醒酒器中的酒再倒回瓶中?如此可以獲得更佳的風味?

    正確來說,Double Decant的動作得是將醒酒器中的酒再倒入另一個醒酒器,然後放置一段時間進行透氧,是讓葡萄酒與空氣接觸比例大幅上升所採用的(暴力)動作。而將酒再倒回瓶中,酒液接觸空氣的時間只有短暫換瓶瞬間,接下來只有瓶口那細窄的面積可讓酒液接觸到空氣。此一作法的好處針對年輕但沒有成年潛力的酒是有幫助的,透過換瓶先柔化單寧,但因為不適合長時間接觸空氣,所以再倒回瓶中。此一動作我們先稱為「假Double Decant」好了,試想:如果同樣一款酒,我們用三種動作醒酒半小時,氧化程度依序排列應為何者?

該是:假Double Decant < Decant < Double Decant

所以你可以針對不同的酒款類型,選擇不同Decant動作,但是不要再稱呼這種「假Double Decant」為Double Decant了,而且「假Double Decant」的醒酒功率並不優於單一次的Decant動作,更不代表酒會更加美味!

 

總結:

不需要過於儀式化侍酒的流程,甚至是酒杯的使用也存在著很多迷思,這點容我爾後再撰文敘述。侍酒師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你服務、倒酒,而是提供一個諮詢的功用,針對你所選的餐點進行討論,挑選出符合你預算、情境與搭餐的酒款,所以溝通的過程才是「侍」酒的真正價值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斟酌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